2017学年度研究所學位授予儀式 致辭(2018年3月26日)

第26任校長 山極 壽一

今天,京都大学要授予2,207名同学硕士学位、151名同学(专业)硕士学位、129名同学(专业)法律博士学位、555名同学博士学位,在此表达诚挚的祝贺。

取得学位的同学中,有382名留学生。时至今日,已经有78,812名同学取得京都大学的硕士学位、1,690名同学取得(专业)硕士学位、2,121名同学取得(专业)法律博士学位、44,078名同学取得博士学位,我与列席的副校长、研究科长、学馆长、学舍长、教育部长、研究所长、领导学程主持人以及全体教职员,由衷祝贺大家取得学位。

京都大学所授予的硕士学位以及博士学位分别都冠上了其所属学术领域的名称,例如(文学)博士,这些学术领域合计达22种。此外,6年前开始了领导研究所学程,修毕学程的同学的学位证书上,都有註明。在如此多样的学术领域中,诸位日夜切磋琢磨、磨练能力,将自己提升到这样的高度,我由衷感到骄傲与欣慰。今日的学位授予是诸位过往努力的到达点,也是往后人生的出发点。我期待今日所授予的学位,能够成為诸位开拓未来人生道路的一大助力。

當今世界正準備變身為超越資訊社會的超智慧社會,今後,運用人工智慧(AI)的資訊通訊技術應該會將所有資訊變成數據,讓物與人的網路更加緊密吧。讓自動駕駛變得可能的駕駛者狀態偵測系統(Driver monitoring system)以及智慧城市感應(Smart City sensing)、利用攝影機與AI的商品識別技術、多國語言自動翻譯技術、災害資訊分析技術等,新技術接連問世。未來AI或許可以從龐大的數據中找出病因,研究妥適的治療方法予以套用,再由醫療機器人進行安全的手術。應該會對打造安全環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現在,安全不等於安心,因為安心是由可信賴的人的集團所帶來的,不論是多麼安全的地方,如果遭到夥伴背叛,立刻就會陷入危機。我們現在一方面有著豐富資訊可以運用,一方面,每個人都處於獨自面對危險的不安社會。我認為AI無法創造出與夥伴分享的幸福時光,那是根植於身體,與效率化完全背離的東西。我們必須要構思能夠高明地將它組合進去的超智慧社會。為此,不可缺少跨越文理疆界的深厚學識與自在穿梭時空的廣泛知識。有人預測,現有職業的一半左右會在10年後被AI取代。希望今天獲得學位的諸位能夠發揮在京都大學培養的高能力,務必在這個困難的時代開花結果。

我瀏览了今日获得学位的论文汇总,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具京都大学特色,着眼於普遍现象的多元且稳重的基础研究多,同时,也反映了这几年的世界动向。伴随全球化与异文化的交流、多元文化共生、人的迁徙与物流、全球性的气候变迁以及灾害、伴随社会剧变对法律以及经济的重新思考、包括精神疾病在内的对多种疾病的新疗法等,这些论文所共通的是,都对当今世界发生的问题、至今未获得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精闢分析,提出有助解决的新证据或建言。我认為,根据可靠资料作深入研究后所发表的这些建言,将成為指向未来的适当路标。还有标题吸引人想要了解详细内容的论文、超出我的理解能力的许多优秀研究都被写成了学位论文,让我对这些研究的多样性惊叹不已。我确信,这些多样性与创造性、先导性,将成為改变今后世界的思想与创新的助力。

諸位透過這幾年的研究生活,磨練出了怎樣的精神呢?當中應該包括只在京都大學才能獲得的寶貴精神。今年正值日本首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福井謙一老師誕辰100周年。福井老師自京都帝國大學工學部畢業後,於1951年擔任京都帝國大學工學部燃料化學科(之後的石油化學科)的教授,發表了「邊際軌域理論(frontier orbital theory)」帶給世界化學界很大的影響。是京都大學繼物理學獎的湯川秀樹教授、朝永振一郎教授之後的第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石油化學教室的紅磚建築是舊制第三高等學校時代的建築物,至今仍留存於吉田校區內。

其实,据说福井老师获得诺贝尔奖的背景,跟京都大学工学部重视基础研究的传统有关。工学部以重视实用科学的教育研究為宗旨,不论是在东京大学或京都大学,是帝国大学成立之初就有的学部,被视為日本规画重视实用科学之大学的证明。然而,如果回顾福井老师的生平,截然不同於工学给人的一般印象的学术世界会浮上檯面。

出生在奈良县的福井老师小学时代喜欢国语与歷史,爱读夏目漱石全集,希望能够成為歷史学家。一方面,他亲近山野自然,中学时加入生物同好会,忘我地採集植物与昆虫。他说当时没有将自然当成「文献」,而是作為真实的体验去玩味,对后来发想化学的新理论,培养重要的「科学直觉」很有帮助。高中时,他在课外活动时间玩剑道,喜欢数学,反而怕化学。是因為父亲的介绍,遇到当时京都帝国大学工业化学科的喜多源逸教授,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

那是喜多教授所说的一句话--「如果喜欢数学,就应该研究化学」。当时认為化学这门学问是必须透过实验才能够知道的实证研究,据说在旧制高中,甚至普遍认為讨厌数学的人上大学会读化学。听到喜多教授截然不同的说法后,年轻的福井感到教授的那双眼睛彷彿能够预测化学的未来般,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受到鼓舞,决心进到喜多门下学习化学。喜多教授反覆提醒年轻的福井的话就是,「应用研究离不开基础研究」。当时规定工学部工业化学科的学生也要选修理学部化学科的科目,年轻的福井上了各种化学基础科目后,认為其基础不是化学本身而是物理学,特别是将学习重点放在量子力学上。据说他读还是新领域的量子力学的德文原文书,并且想要将化学给数学化。喜多教授的得意门生之一,儿玉信次郎老师也在战后缺乏物资以及设备的时代,强调先学好基础科学的必要性,与福井老师们一起,跨越教师与学生的隔阂,甚至走在理论物理学的尖端领域,进行自由豁达的讨论。那些深入的跨领域的讨论最后形成了边际轨域理论。

做学问时,重要的是具备对时代的感受性,但是,我们从福井老师走过的足跡可以知道,不论要修得哪种学问,都需要广泛的学识与基础。发现未知领域或新课题的力量,有时候是童年在自然中玩耍的经验、在不同领域所培养的见解所造就的。但是,现今全世界从事科学的态度太过一致,陷於追求与技术结合后,立刻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创新的风潮中。我认為,除了自己的学术领域外,还应该广泛吸收其他领域的知识以及艺术,每位研究者都具备自己独特的感性与科学直觉才重要。

今日聚集在此的诸位应该也都藉由在京都大学的研究生活,广泛地关注其他领域,透过积极的对话,打造出独特的世界了吧。那是在京都大学学习过的证据,也将成為诸位往后生涯无法取代的财产吧。此外,诸位的学位论文,是给后世最好的礼物,诸位留下的足跡,将成為追随者的目标,其价值取决於诸位是否可以坚守作為京都大学毕业生的骄傲与素质。最近,科学家的不当作為接连被揭发,并受到社会关注与严厉批判。请诸位以身為京都大学所栽培的研究者為傲,善用经验,走在光辉的人生道路上。

再次祝贺大家。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