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度畢業典禮 致辭(2016年3月24日)

第26任校長 山極 壽一

恭喜今天自京都大学毕业的2,876位同学,我与井村裕夫前校长、长尾真前校长、名誉教授、列席的理事、副校长、学系主任、部会主管等来宾以及全体教职员,由衷地祝福诸位的毕业。同时,要感谢各位同学的家人以及相关人员直到毕业典礼的今天,所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京都大学於1897年创校,自1900年举行第一届的毕业典礼以来,119年的歷史中,包括诸位在内,京都大学的毕业生累计已达202,912名。

諸位入學以來,度過了怎樣的学生生活呢?今天,請務必憶起這幾年在京都大學度過的每一天。在嚴苛的升學考試中勝出而入學的諸位,對京都大學抱持著怎樣的期待與夢想呢?在直到今天,迎接畢業典禮的幾年內,是否已經實現?或者,當初的夢想已經大幅改變了呢?然後,諸位即將踏上的道路,與當初的夢想有著怎樣的關聯呢?

我在京都大学求学的1970年代,正是日本发生巨变的时代,入学那一年万国博览会在大阪举办,全球科技竞相展示,探索新文明以及宇宙的梦想遍地开花。同时间,因為日美安保条约的修订,学生运动演变成激烈的政治斗争,频频发生内鬨与恐怖攻击等惨事。我还记得在合作社的餐厅看电视时,新闻正在播放叁岛由纪夫切腹自杀的画面,当时的震惊感觉。虽然尚未有预感新时代即将来临,但那是让人确信某个时代已经告终的事件。我在那个时候,对於日本,以及大学裡是否还有值得学习的东西,是心存疑问的。

那个时代,我们都是透过电影和书籍来获取新知。在我还是高中生的时候,《毕业生》这部电影刚上映,轰动一时。刚从美国的大学毕业的班在家乡与青梅竹马的伊莲重逢,班与伊莲母亲的婚外情,与伊莲的情感纠葛,乘着赛门与葛芬柯谱出的奇妙旋律,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虽然故事结局是,拒绝了班的伊莲在与别的男性举行婚礼之际,班闯入,带着改变心意的伊莲逃婚,但是我却对望着两人跳上公车的老人们的眼神印象深刻。打破世间伦常,与父母诀别,踏上全新道路的两人,迎接他们的将是冷酷的传统与道德壁垒呢?还是接纳新事物的温暖社会?我认為这是部拋出了那些问题的电影,而那也曾是日本的大学毕业生们都会面临的问题。

当时的学生几乎都读过的柴田翔的《别了,我们的生活》这本小说,故事从主角东京大学生在旧书店看到作家贬的全集,然后奇妙地纠缠连结的印象中开始谈起。经常光顾旧书店的我也曾有过同样的感觉,那是一种在知道书的内容之前,觉得书想要来到我手中,作者所编造的故事世界想要告诉我一些什麼的感觉。然后,打开书,映入眼帘的是,不认识的某人所画的线、做的笔记,意外地邂逅到曾经读过那本书的读者。《别了,我们的生活》的主角也是因為买下的贬全集裡盖着的藏书章,开始重新质疑交往中的女友,以及与一起从事政治运动的伙伴之间的关係。那个时候,吐露真心的方法是对话与写信,走上研究之路的伙伴曾对主角说过这样的话,「有一件事情,我要求自己务必谨守,那就是,不论有再多人赞成,不论呈现得再完美,除非自己想过,并且全面认同,否则绝不相信」。我还记得上了大学后,自己一再反芻这句话。

寺山修司是与柴田翔同年的和歌诗人兼剧作家。当时很多人的心灵受到「擦亮火柴的一瞬间/海上雾茫茫/有值得我捨身的祖国吗」这首和歌衝击,重新检视作為日本人的身分定位。在我学生时代,日本改头换面,到处开始兴建水库,许多村庄没入水中,居民们不得不移居到新的土地。整个日本都在修建高速公路以及超级林道,山林被开肠剖肚,阔叶林因為造林政策渐渐变成柳杉与扁柏的单层林。都市裡充满新文化,那是个各式各样的价值观接踵流入、涌现的时代。就在那时,寺山写了《扔掉书本,到街上去》这本书,鼓励年轻人质疑常识以及传统,识破隐藏在日常生活的背后裡的各种阴谋。我也认為,不是只有大学才是学习的地方,应该要在校园以外,看懂改变今后世界的各种徵兆。

创校以来,以对话為根基的自由学风一直是京都大学的传统,我也在充分发挥此一传统的同时,感受时代潮流。令我打开眼界的是,跨越学术领域隔阂对话的各种自主讨论会以及研究会,我於其中接触到许多不同的观点,倾听到不同的世界观。当时拥有的书籍中,最震撼我心的就是伊谷纯一郎的《大猩猩和俾格米人的森林》。作者隻身前往独立前的非洲刚果,追逐野生的大猩猩,走进密林深处,过程中,不断累积不曾见闻的体验,他所探究的,不是日本这个小国的文化,而是与大猩猩有着共同祖先的人类,此一生命体的存在与由来。自己身為人类,却对其由来所知甚少,这个事实带给我极大衝击。而且,惭愧的是,那时我才注意到,那本书的作者就是我所属的理学部的老师。我立刻去见了伊谷老师,开始想像到非洲的原野探究人类由来。那也成了我人生的重大转机。

诸位在京都大学度过的这几年裡,世界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入学前后发生了东日本大地震,日本出现了受到辐射污染不能住人的地区。我们必须重新检视对能源的想法,以及长期得惠於核能电厂的富足生活。受到环境污染与地球暖化的影响,地球可利用的资源正在快速劣化的事实日益明显,人类的活动开始受到各种限制,民族以及宗教导致的对立越演越烈,产生许多难民,给各国过往的合作体制与互助带来负面影响。在社会以及世界快速变化下,诸位思考了什麼,重新下定了哪些决心呢?
现今获取知识的方法也与我们那个时代大不相同,这在1970年的万国博览会已经预测到了,但是随着资讯设备的发达,人们随时随地可以轻易获取既有的知识,大量的影像透过资讯设备免费播放,书本已经不再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电子邮件以及行动电话成為主要的沟通工具,大家已经很少写信。但是,只有对话依然是传递心意,透过讨论形成新想法的手段,至今不变。

今天毕业的诸位,想必也都像已经自京都大学毕业的许多学长姐们一样,都经歷过自由豁达的讨论,那些讨论与学友们,会成為诸位今后极珍贵的财产。京都大学有着尊崇创造精神的传统,开拓前无古人的未知境地,才是京都大学引以為傲的挑战精神。今天毕业的所有同学都具备了出色的能力,很多人早已大展长才。今后一定有更多机会用到在京都大学磨练的能力,但是请不要忘记,要善於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在此一基础上,对於所面临的课题,最终要自己做出判断勇往直前。「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不能成為国王的新衣裡的国王。这种时候,在京都大学培养的「以对话為根基的自由学风」一定会派上用场。

京都大学一直将「地球社会的和谐共存」视為自己的挑战,但是,当今的时代,这个和谐系统被破坏,拥有各种想法的人的共存受到威胁。诸位今后也将在世界各地,遭遇到与此挑战相牴触的状况吧。那时,请发挥京都大学自由讨论的精神,果敢地迎向课题。诸位今后就是京都大学的翱叠、翱骋,诸位的所作所為,都会受到世人瞩目,也会成為学弟学妹们的指标。诸位将就此分道扬鑣,但是,未来应该会再有所交集,我真切盼望,在那个时候,都能有无愧為京都大学毕业生的际遇。

再次祝贺大家。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