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任校長 湊 長博

今天,京都大学要授予92名同学硕士学位、4名同学(专业)硕士学位、224名同学博士学位,非常恭喜这些同学。
取得学位的同学中有164名留学生。时至今日,已经有8万8248名同学取得京都大学的硕士学位、2,356名同学取得(专业)硕士学位、2,649名同学取得(专业)法律博士学位、4万7433名同学取得博士学位,我与全体教职员由衷祝贺大家。
同学们在将近3年的新冠病毒传染病大流行中度过了研究所学位研究的重要时期。儘管情况困难,研究所期间学术研究活动不得已大受制约,诸位还是彻底地进行了各自的学位研究,并完成学业,走到了今天,对此,我在深表敬意的同时要致以由衷祝贺。从今天起,同学们将正式成為京都大学研究所的学位拥有者。今后,诸位将继续在学术世界或现实社会步上崭新道路,今日获得学位既是终点,也是新的起点。
設立於1897年的京都大學,今年迎接創校第125週年,這之間,京都大學有著極大改變,這幾年變化尤其大的是研究所。25年前,創校100週年的京都大學有11個研究所研究科,研究生人數約6,900人,而現在研究所研究科數目達18,包括準備入學的非正規研究生在內,研究生人數大幅增加到約1萬人。因應此一狀況,專任教職員總數也逼近7,500人,至於博士後研究員(Postdoctoral Researcher),總數則增加到約850人。很明顯地可以了解,在這四分一之世紀間,京都大學一直在強化其作為「研究大學」的特性。京都大學孕育出11位諾貝爾獎得主,是亞洲最多,當中有7位是在最近這四分一之世紀裏得獎,也為此一趨勢做了背書。
在已经过去的6月18日,作為创校125週年纪念活动的一环,邀请到与京都大学有渊源的6位诺贝尔奖得主举办了纪念论坛。他们专攻物理学、化学、医学暨生理学,学术领域完全不同,但是在论坛中我感受到叁个很大的共通点,一个就是,在他们的研究与思想底层那追求独创性的强韧动机,那决不是在追逐时代流行,或许可说是果敢挑战未知领域及课题的坚毅姿态。本庶佑博士就常说,趋势不是让我们抢搭的,而是要我们创造的。第二个共通点就是,独创性背后的自由精神。野依良治博士说优秀的研究人员不拘泥於一定要待在哪裡,只要能够从事真正想做的研究,全世界哪儿都可以去。在我本身还从事研究的阶段,研究室在美国、关东、关西间调动,但却是我扩大自身研究广度的最大原动力。最后的共通点则是真的坚信独创性研究一定有助创造社会价值。这些诺贝尔奖得主的独创性基础中有的绝非专断独行,反而是普遍适用的。那些独创性研究的成果最终在粒子物理学、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带来新的发展,进而逐渐成為开发各种罕见疾病的新治疗法、能源变革的核心技术。我认為我们可以在这些优秀科学家非比寻常的独创性背后,看到对无可动摇之普遍性的坚定信念。
回到正題,「授予學位之教育課程——研究所」這種教育制度始於19世紀後期美國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之後,此新制度快速遍及全美主要大學。人們說,20世紀之後,美國一直對全球的學術與研究起主導作用的背後,是因為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研究所學生從事著最尖端研究這個事實。在美國與歐洲,有這樣的一段歷史,受教於有著高度競爭力的研究所的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最優秀、最聰明的人們」不僅在學術界,也在政治、經濟等社會許多領域扮演核心、指導的角色,或許因此很自然地人們認為學位乃權力菁英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哈佛大學的邁可?桑德爾(Michael Sandel)教授在他的著作《成功的反思》(The Tyranny of Merit)中論述了高學歷者中普遍存在著的過度功績主義(Meritocracy),他擔心這可能令他們對大多數市民失去同理心,並淡化為公共利益做出貢獻的使命感。這本書的日文翻譯版封面上寫著「實力也要靠運氣——功績主義才是正義?」相信有人讀過。學歷被視為能力的證明,但是該書指出,有2/3的哈佛學生出身於所得排名前1/5的家庭,但是,多數的高學歷者都認為自己能夠入學多虧了自己的努力與勤奮向學,而非受眷顧的環境。桑德爾教授訴求要將功績社會變成實現正義的共同體,並主張「我們作為人類最感充實的就是為共同利益(Common good)做出貢獻,並因該貢獻獲得同胞,也就是市民好評的時候,就是被人們需要」。
孕育出这样的光明与黑暗的同时,欧美各国学位拥有者的人数至今仍每年增加,只不过,日本的情况略有不同。现今日本的学位拥有者人数,即使从人口比来看,在翱贰颁顿的已开发国家中是极少的,而且现况是,与欧美各国相反,这几年有减少趋势,本校也不例外。文部科学省也深感危机意识,最近开始推出包括奖学金在内的各种对策。研究所学生人数减少的主因已经有很多人指出,简单来说,无可否认的是,日本尚未充分建构出可以让学位拥有者了无遗憾地发挥其资质与能力的社会环境。不论哪个学术领域,对学位拥有者所期待的资质中想必都有着共同的要求,应该就是,凭藉着在学位研究中所培养的学识与完成逻辑研究的素养,创造性地应对各种课题的强健心理。
如今我们正面临气候变迁与大规模灾害、传染病大流行、人口与粮食问题、贫困与贫富差距等许许多多的全球问题。可以説,诸位的真正价值就取决於今后通过充分运用在各个学术专业领域所培养的学识与科学素养来获得怎样的功绩。即使长路漫漫,请同学们凭藉着自身确实的学识与创造性思考贡献人类与社会,「被同胞市民所需要」,那麼我相信学位拥有者在日本的地位也将变得更為稳固。
今后诸位将啟程奔赴到社会的各个地方。我再次重申,学位的授予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由衷期待并祝福诸位都能在新的世界裡充分发挥透过至今的学习所培养的能力,尽情挥洒不留遗憾。
再次恭喜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