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度學位授予典禮 致辭(2015年3月23日)

第26任校長 山極 壽一

今天,京都大学要授予2,179名同学硕士学位、158名同学(专业)硕士学位、141名同学(专业)法律博士学位、608名同学博士学位,首先要祝贺这些同学。

今天取得学位的同学中,有325名留学生。时至今日,已经有72,206名同学取得京都大学的硕士学位、1,233名同学取得(专业)硕士学位、1,720名取得(专业)法律博士学位、41,753名取得博士学位。我与嘉宾长尾真前校长、松本紘前校长,在座的理事、副校长、研究科长、学馆长、学舍长、教育部长、研究所长以及全体教职员,由衷祝贺大家取得学位。

京都大学所授予的硕士学位以及博士学位中,像是博士(文学),便授予各种主修领域,合计有23种。在如此多样的主修领域中,诸位日夜切磋琢磨、磨练能力,把自己提升到这样的高度,我由衷感到骄傲、喜悦。今日的学位授予是诸位过往努力的终点,也是未来人生的出发点。我期待今日所授予的学位,能够成為诸位开拓未来人生道路的一大助力。我自去年10月接任校长以来,揭示以学生為主角,打造大学的奥滨狈顿翱奥构想,将大学定位為开啟通往社会以及世界的窗,以提高有才能的学生以及年轻研究人员的能力,将他们送往可供他们发挥的平台,作為整个大学共通的使命。希望培养不受束缚又明智,不受世界激烈变动左右,在表达其独创思考的同时,能够自行判断并採取行动的人。希望即将进入社会的诸位,都能成為那样的楷模。此外,在奥滨狈顿翱奥构想中,主张助女性发挥所长,打造有希望的社会,推出男女共同参与推广行动计画。在今日获得授予学位的诸位中,有763名女性,我认為女性的数目会逐年增加。请务必善用本身的经验与能力,期待诸位不分男女,為实现可快乐工作的社会,大展鸿翅。

我瀏览了今日获得授予学位的论文报告书,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内容果然都反映了这几年的世界动向。伴随全球化与异文化的接触、多文化共生、人的迁移、地球规模的气候变迁以及灾害、伴随社会激烈变化对法律以及经济的重新思考、包括心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新治疗法等。

像是,文學研究所的安井大輔同學的「在現代日本社會的多文化接觸領域下的族群生成過程之研究—以橫濱市鶴見區裡沖繩移民的文化實踐為事例」、Milos Debnar同學的「Globalization and diversity in migration to Japan: Migration, whiteness and cosmopolitanism of Europeans in Japan」、亞非區域研究所的泉直亮同學的「尋求土地而遷移的農牧民的社會、經濟變化,以及與在地居民之共存有關的研究—坦尚尼亞魯誇湖畔的奇素古馬族的事例」、博士論文的Jane Singer同學的「Examining the roles of multiple stakeholders in dam-forced resettlement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Vietnam」,則是以伴隨人們的遷徙以及民族、文化間的接觸所產生的共存問題為主題。

以因應處理地球規模的氣候變遷以及災害、人為環境的變化為主題的論文有,工學研究所的久加朋子同學的「在有固定河床流域的河川之推移載與河床變動特性以及河川生態系統改善之相關研究」、Tabinda Aziz同學的「Empirical analyses of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s focusing on driver and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理學研究所的Fatima Akter同學的「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dryline influence on the occurrence of severe local convective storms in Bangladesh during the Pre-monsoon season」、情報學研究所吳麗慧同學的「Earthquake disaster preparedness for tourism industry in Japan and China」、論文博士的高田望同學的「將降雨現象的階層結構納入考量的短時間降雨預測手法以及依據預測誤差推估開發大雨預測資訊提供方法」等。

研究經濟以及社會變動的論文有,農學研究所的今泉晶同學的「對種子與遺傳資訊之管理體制的批判性討論—著眼於持有的正當化理論與種子系統」、Sanara Hor同學的「The transition of farming systems causing forest degradation in Ratanakiri Province, Cambodia」、經濟學研究所的堀林巧同學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再形成與動搖—現代比較社會經濟分析—」等。

著眼於這幾年的疾病以及健康的論文有,醫學研究所的義村紗耶香同學的「A lack of self-consciousness in Asperger's disorder but not in PDDNOS: Implication for the clinical importance of ASD subtypes」、本屋敷美奈同學的「Specificity of CBT for depression: A contribution from multiple treatments meta-analyses」、論文博士的加島依子同學的「Studies for maximizing value of antibody drugs against tumors」、Techasrivichien Teeranee同學的「Changes in sexual behavior and attitudes across generations and gender among a population-based probability sample from an urbanizing province in Thailand」等。

此外,也有很多廣泛在世界各地尋求研究主題,非關這類近年的自然以及社會現象的各種基礎研究,像是文學研究所的張陵同學的「有關平安女流文學與漢文學的研究—針對道綱母與菅原孝標女—」、經濟學研究所的大久保和宣同學的「Pork Barrel Politics—分配政策之經濟分析—」、人類與環境研究所的小野智惠同學的「新好萊塢電影時期下勞勃·阿特曼導演作品中刻劃的反古典樣式的獨創性—就1967年《 》至1976年的《 》中,透過音效性、影像性實驗對敘事電影的革新進行分析研究」、理學研究所的西川真理同學的「Cohesion and behavioral synchrony among females in a wild group of Japanese macaques」、生命科學研究所的森井愛乃同學的「苔類地錢的藍光響應反應與藍光受器向光素功能之解析」等。這些論文的標題很吸引人,讓人想要進一步閱讀、了解內容。還有很多超乎我理解能力的絕佳研究,經過完成並以學位論文的形式呈現出來,內容的多樣性,讓我驚嘆連連。我確信,此多樣性與創造性、尖端性正是改變世界的思想與創新的源頭。

我在距今28年前的1987年,35岁的时候,从京都大学获得授予论文博士的学位。那是篇研究公大猩猩生活史的论文,当时很难取得野生大猩猩的资料,又更换了田野调查的场所,过程中又开始工作,而大幅延后了学位论文的撰写。我还记得有好几次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差点中途放弃。最后还是不放弃地完成学位论文,是因為看到了前所未见的事物的感动,以及让相关发现成為学问中的一项理论的指导教师以及伙伴们的支持。

我当时的指导教授伊谷纯一郎老师不曾实地指导过我,而实地教我观察大猩猩的方法的美国人黛安·福西博士,在我完成论文前的1985年,遭人杀害身亡。但是,我从两位老师身上学到了田野调查的素养,那就是,「急不得」。就算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也要接受它,并重新注视世界,改变自己的想法。进到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世界,只要凝神注视,终会以超乎想像的形式,让人窥见那豪华的世界。也就是说,不要错失了那个瞬间。伊谷老师称它為「自然微笑的时候」,这个自然可以是宇宙,也可以是人。透过研究对象可以看见新的世界,他形容那是「豪华」。他说,研究者被赋予那个特权,但是,為了得到那个特权,要有身為研究者的素养。

我想,在这裡的诸位都是在完成学位论文的过程中,曾经一瞥自己所追求的豪华世界的人们。我认為,这个豪华的瞬间是否再次降临到即将步入社会的同学们以及要留在研究的世界的同学们身上,取决於诸位是否可以保有研究者所应有的素养。最近,科学家的不当作為陆续被揭发,并受到社会关注与严厉批判。请诸位以身為京都大学所栽培的研究人员為傲,善用经验,走在光辉的人生道路上。

再次恭喜大家。

新闻